欢迎来到温州东瓯中学

通知通告
高中学部
  • 怎样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作者:温州东瓯中学特级教师 魏源 时间:2017-09-23 浏览:0

    0

  • 怎样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温州东瓯中学 魏源

    语文是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每一位热爱语文教学的人都想把自己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精神!到底怎样做呢?结合多年实践和理论阅读,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 语文是读出来的,要出“语文味”就必须加强诵读

    我国的语文教学传统告诉我们: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文本就必须诵读,即“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的视觉和听觉符号”。

    语文朗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忽视朗读训练的情况,须知,读为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书面信息可全然内化为学生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字音准确,不增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通过与字词多次“见面”,便能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的形态,有效完成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环节——信息提取。我们知道,反复的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流畅,就能读出作家藏在句子里的深层味道,如若坚持,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发展学生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奠定坚实基础。

    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的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材料。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扬己之长的话,对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是大有影响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语文课本,有一半左右的篇目都是文言作品,如果没有学生的朗读作为基础,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恐怕有些不实际。学习语言,是要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认为以默读为主,读出声来费时费力,完全没有必要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小学要读,初中要读,高中更要大声的读!读是全身心的感知,是与文者思想的共舞!越是高年级教学,教师越不可放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感知信息、发展思维的过程。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口诵”不仅指“口”的发音活动,它包含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语言符号,特别是汉语,不仅表达着字面意思,体现作者的情感,而且还传达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耐人寻味的内在意蕴。而诵读要求诵读者调动起心、耳、口、眼、脑等感官,揣摩词语的内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这,正符合语文的特点。

    如《陈情表》,李密陈辞恳切,向君王婉言身世之悲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王实甫《西厢记》里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朗读,能悄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引发他们对“黄花”、“霜林”等意象的想像和联想,还可能会引发对“起”、“飞”、“离人”、“流泪”的推断,带上问题看待事物的发展,感知主人公的恋爱情愁,揣测人世间的冷暖甜酸。

    一堂课,无论出现教师的范读还是学生的自读都会使课堂精彩迭出。当然,读,也要有层次。最初的读是整体感知;其次是品读、美读,即侧重于审美欣赏的阅读;最后才是诵读,精彩处可以背诵、仿写或进行其他拓展。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该是对语文学习方法和目的的高度概括了。

    正如周振甫先生所说:“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读者则由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要想理解、品味文章的美,要想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诵读,必不可少!

    二、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重要特点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文本是语言的艺术,好文章往往都以鲜明的色调和浓郁的芳香铺就欣赏的路,或清雅明快,或曲折回环,或发弦外之音,或“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才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读书切戒在慌张,涵泳功夫兴味长。”

    什么是语言品味?所谓语言品味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揣摩、辨析文章语言,弄懂并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它表了什么意,传了什么情;另一方面,揣摩辨析它是如何表意传情的,即学习语言运用之妙。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品味。 声音作为文字的内含质素,它指向特定的意义;因为它与作品所表现的特定的意象、情境相联系。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书面文字本身不会反映说话者的语调语气,需要读者更积极的联系语境,参与创造。肖川博士曾说过:“作为教师,不要把自己视为某一学科的教师,应把自己当做教育者,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都要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品味”是一种心理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这种心理行为转化为一种外显行为,才具有教学意义。因此,所谓品味语言,关键是找到一种心理指向于语言的外显行为。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方法有:诵读精彩文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深层含义,比较不同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反复诵读及吟咏其中的几句优美的词句,并加以辨析,确实能够提高词句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与水平。我们都知道关于贾岛“推敲”一词的故事。一篇好的文章或诗歌中,我们如果捕捉其中的一两个妙词,会提高整篇文章的理解及鉴赏水平,提高我们谴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赏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关最后两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意蕴时,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较一致的前提下,显然是有分别的。由于理解不同,有深有浅;有联想的丰富与单调。有的同学会联系到前面“惜”字所统领的内容,把古代的风流人物与现代的英雄进行比较,从而表达出诗人对当今(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赞美与肯定;也有同学认为这是毛泽东自信的一种表现,今天的英雄人物、革命领袖,也包括毛泽东本人在内,他们会不负于历史使命,会超越前人,弥补历史伟人的文治方面的不足,展现他们卓越的才能,并能创造伟大的业绩;更有同学联系到毛泽东的另一首诗──《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并同此词进行比较,体味意境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课堂环节,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辨别分析能力,充分展示了他们个性思想与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你一言,我一句,看似无章,其实是很好的口语锻炼与培养:有的精彩犀利,有的推理严密,有的联想丰富,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使课堂不致于太枯燥、乏味,展现出自由开放的氛围,做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种课应该说联系了课文文本,创设了活动课的形式,在课堂的交际活动中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

    品味涵泳的功夫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篇篇字字细味,否则即陷于琐碎,也难以把握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作者思想感情的寻觅,从而获得对文章的心领神会。诗歌有诗眼,散文有文眼,小说有线索,戏剧有动作,把关键词语读活,可使词语中内蕴的情感和形象再现出来。

    三、思想情感的撞击让学生终生难忘

    课堂教学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的精彩,关键在一个“情”字,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短缺了感情和爱,就成了没有水的池塘,任凭是方是圆,总免不了空虚之感。” “情”不在大小,而在不经意的流露,所有的语言文字都不是僵死的东西,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一堂语文课上下来没有在情感的世界留下印记,我们很难说它是上出了“语文味”的语文课,怎么做?

    情感换位,拨动心弦。可以借助分析讨论、角色扮演,使学生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以某种角色直接进入情感共鸣状态,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扮演《雷雨》《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语文的内容涉及到形形色色的社会,涉及到灵动的生活,涉及到活生生的人和人的情感,它不仅在于包容现实,也展示历史的生活,它始终表现永不磨灭的深厚的人文特质;同时,语文的内涵也展现未来,表达希望,坦露追求。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受包含强烈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方思潮和对生命本着轻视和漠然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必然助长学生形成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

    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神圣使命。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艺界的巨人。学了季羡林的《清塘菏韵》,在感受生命的偶然性的同时,让人不能不为几棵莲子由弱小到茁壮的顽强的生命力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莲子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让生命的唯一和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我们永恒的信仰吧。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离开了人的生命,什么都无从企及。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命制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离开了生命谈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只能是一句空话。史铁生残废了双腿,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获得了感悟,和自己的妹妹“好好儿活下去”了,这是对母亲最好的悼念,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是对孝顺最准确的诠释。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当今我们的时代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张扬这种精神。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课文都是极好的素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圣哲们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作出贡献,这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认为,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都没有高等与低等、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分别,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存在,并将那些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是形成良善和博爱品德的基础。

    如教授鲁迅的小说《祥林嫂》一文,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没有上升到尊重生命伦理的层面。“柳妈”这一人物往往被师生定格为“可笑可悲”的小人物,而没有继续挖掘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她对弱者祥林嫂所持的冷漠和嘲笑态度,无疑成了加速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我们的身边有大量的这种人的存在。通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生命。

    无论用哪种形式,语文的味道必有一味——情感。

    四、质疑---语文课应有的生成和思维训练

    古人学文必先自读数遍,于不明处问先生,而现在的语文课老师带领下的分析、讲解仍占很大分量,如果能在课上留出五六分钟给学生质疑,那必将是这堂课的生成点、亮点,也必将在质疑中显示语文的魅力,让学生终生难忘。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每篇课文,教师如能细心钻研,悉心思考,均能发现疑点、创新点。在上《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针对课文对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用意的看法时说:“作者刻画两个人物的用意是形成对比,从而揭示蔡桓公这个讳疾忌医者的可卑、可鄙。”不久,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并发言讲到:“桓公讳疾忌医而死是可悲的,但扁鹊作为医生,规劝病人的力度不够,方法太委婉,没有设法医其心病,有臣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我马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扬这位学生勇敢地反驳、否定前人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虽然见解幼稚些,但学生求异思维,不盲从迷信的独立个性得到培养。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是对前人或别人的观点的否定与超越,求异思维恰好说明这一点。

    思维的发散性,它可以促使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提出问题,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 难问题,获得创新的灵感,也就是让思维主体从平常中见出异常,从相同中见出不同,从常例中见出特别。注重发散性引领,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达到思想的求异,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质疑往往是一种激活和生成。如果说预设是实施对话控制,那么,激活则是发展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器,两者相辅相成,生成一个驱动阅读主体与文本展开对话的系统。与文学类文本对话就要利用文学文本的“空白点”、“未定点”,整合预设激活,通过解读使文本说话,一旦文本主体被激活(当文本成了解释对象时),他便向阅读主体提出问题,促进文本内在意义与阅读主体的外赋意义共同作用,以唤起阅读主体的生活感动,驱动内动力去创建文本意义与价值。对话理论认为,不能为对话而对话,要整合内外资源,激活对话主体。首先,考虑与文本对话会产生什么问题,做较为充分的准备。其次,考虑与文本对话的问题区间,对区间问题进行激活:一是与文本对话而“对话”不明的。文本往往内容丰厚而底蕴深沈,“无从可对”,即使“有可对而不明”。如,与李密的《陈情表》对话,虽然有的能抓住作者的“孝”情对话,但是往往未能和文本主体展开对话而困于对话不明状态。如果能加以暗示、点拨等,就能激活对话。此时,可适当提出思辩性的问题,如有人说:“在面对动辄杀戮的晋武帝时,李密卑躬屈膝,摇尾乞怜,气节全无,表现出一个可恶、可鄙、令人唾弃的软弱文人形象。”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说法,请与文本展开对话,陈述自己的感受看法。二是情感体验而“体验”不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渲染了淡淡的荷塘、淡淡的月色、淡淡的哀愁。有人认为“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是借花草美人以寄托关心南方革命形势之慨”;也有人说,“‘今晚若有采莲人……’,是一种‘解闷’,是两种生活性质比照”。俗语说得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能体会此时此刻的情感吗?三是探究问题而“探究”不出的。对话过程是充满质疑、发现、思考、探究的,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常有探究不出的问题,关键是探究的问题是从既定文本出发,有所发现、有所质疑,还是从某些原则或公式出发?如与司马迁的《鸿门宴》对话,就有提出质疑的:一疑项伯私下里夜走霸上见张良、刘邦,回去竟报项王,替刘邦开脱,难道项王既不察其动机,又不追问原委,更无半点怀疑?二疑:沛公是抄小路回霸上的,二十里山路,要跑多长时间?这期间项王会干等而不加追问?三疑:刘邦逃宴,借口“如厕”,而张良的解释是“不胜杯杓”,接着又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能否自圆其说?以上质疑虽不是预设的而是自主探究中自然生成的,但是是在细读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难能可贵的。其实这些问题是作者运用“颊上添毫”的虚构手段所带来的漏洞。最为重要的是,要让问题自然生成,而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究,切实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见解,鼓励批判质疑,发表哪怕是荒唐的看法。

    一位哲学家说:“学科教育就是将学科现成的成果和推翻成果的精神同时传授下去。”要想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产生疑问和惊奇,具有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进而终生具有“问题意识”,这是启迪灵性的第一任务,因此我强调,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汉语文教育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存疑、质疑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一种探索的动力,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思善想。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进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语文博大精深,无论是诵读、品味语言、情感撞击还是质疑都是释放语文魅力的手段,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且都融合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中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我们都应努力释放语文那迷人的味道!

  • 上一页:怎样对待分数?
  • 下一页:温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
关闭
校园风光 学校荣誉 教师团队 MORE>>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9 温州东瓯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7010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