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学科基地

  • 思政学科基地

  • 2024年高考政治冲刺阶段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24-03-27浏览:0

    作者:临晋中学   张春霞  

    来源:“真知局”微信公众号等

     

    2024年高考政治冲刺阶段备考策略

    临晋中学   张春霞

     

    今年是新教材老高考的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如何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在冲刺阶段抢分,是摆在我们所有高三政治老师面前的难题。我有幸经历了第一次新教材老高考,现把我的经验教训作以总结,大家共勉。

     

     

     

    01精选专题、热点渗透,提升知识整合能力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容量大、知识点多、涵盖领域广。这个时候大部分学校也都开始了大量的习题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复习的,甚至有些学校二轮都没完。那么不管是现在进行的二轮还是三轮复习,只要是到了这个时候,正常按部就班都会被大量的刷题打乱。我觉得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真题,现在已经明确的是高考政治试题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针对于客观题的训练就是整理易错易混点,这时候大部分好学生在这块已经达到要求了,后期的习题训练模式已足够。所以重点是搞好主观题的训练,做好主观题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高考已经明确必修一、二不考主观题,所以后期可以针对剩余的5本教材有选择性地进行专题整合,比如党的领导知识整合,依法治国知识整合,逻辑与思维中创新辩证思维的整合,法律与生活中侵权责任的整合……整合的时候注意各模块之间的关联和热点的穿插。热点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不考纯时政,都是以情境的形式再现的,其实就相当于材料,平时的习题训练中也已经渗透了很多时政信息。

     

    02精研真题,把握规律,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这个时候,一定要做真题,深入研究真题,尤其是《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这两本书,由于是全新的教材,市面上的许多教辅资料本身题就不精准,有的题目几种答案浪费大家的时间。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的高考题答案都不公布,导致网上的答案也不统一,所以一定要用高考阅卷时给的标准答案,要从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手中拿到标准的国标和省标细则,这对主观题教学很重要。比如去年的40题第二问考了《逻辑与思维》中创新思维的知识,让概括多年生稻培育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当时做完在网上找的答案核对就觉得有问题,最后高考阅卷完才想法弄到了国标和省标,才觉得很合理。
    通过精研真题,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3月8日我有幸聆听了省阅卷组长在我校做的讲座,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后期必须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因为很多同学都是审题不清导致的严重失分,比如40题的逻辑题,让选择其中的3项作答,如果全做,只看前3个。可是很多同学都是全做,结果只有后两个写对了,就是0分,这是多么可惜啊,既费时又起反作用。我想到我们平时的学生,尤其是考文综的时候,总是着急下笔,基本就是边看边写,根本没有按我们平时要求的审设问做到的四审,更没有要求的思考的时间。有的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方向不对,又划掉重做,白白浪费了时间。认真审题的同学字写得少反而得了高分。所以越到后期越要给学生强调主观题审题思考的时间和做答的时间的分配比例7:3,而我们很多同学却弄反了。我们写了十几年的字,速度是很快的,主要是思考好、构思好。

     

    03用好真题,提高书写能力,学会规范作答

    必须按照主观题答题规范的基本要求来书写:分列要点,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思维全面,语言简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理论与材料要有机统一。

     

    越是最后阶段,越要训练学生的规范作答能力。坚决反对列清单式作答,一下罗列7点以上,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点全写上,根本不看材料强调什么,有的干脆就不结合材料。

     

    平时训练要求学生作答必修用规定的0.5毫米的黑色圆珠笔作答,在高考阅卷中,有的同学的不按照要求用笔,扫描到电脑上感觉很乱,不好辨认。

     

    04归纳方法,提升技巧,提高做题效率

    后期我们大量的时间做题,一定要学会归纳方法。对于选择题,虽然好学生已经达到高考要求,但对于大多数中等同学而言,选择题仍是快速提升其政治成绩的关键。在习题训练中一定要整理易错易混点,不用抄题直接整理出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即可。因为我们的政治选项大多都有说法错误的选项,易错易混掌握好了选择基本没啥大问题。但对于对于启示类、原因类的选择题一定要教会学生做题方法,尤其是原因类的选择题学生出错率最高,最容易犯“猫叫成咪”即原意重复的错误,或者倒果为因的错误,因为这种题一般四个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

     

    05回归教材,“忘掉习题”,提高答题效率

    之所以说考前要回归教材,忘掉习题,是为了让大家在高考中学会就题论题的能力,高考都是原创题,问什么你答什么就行,不能受做过的题的影响。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外出学习的时候一位专家说他们当时猜对了一个热点问题连设问都猜对了,可惜答案不一样。因为人家热点材料选取侧重点不一样,结果成了孩子们希望最大失望也最大的一个题目。所以高考一定要让学生“就题论题”,忘掉做过的题。

     

     


    上一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2024年高考政治4本必修易错易混整理!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校长风采

    校园风光

     

    东瓯快讯

    校园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初中部

    高中部

    校本研训

     

    德育之窗

    初中部

    高中部

    校园安全

    垃圾分类

    党团建设

    党建园地

    团旗飘飘

    教工之家

     

    师生风采

    教师频道

    学生频道

    招生报名

    招生动态

    文化建设

    教育品牌

    办学目标

    育人目标

    办学理念

    一训三风

    校标释义

    校歌

     

    思政学科基地

    思政学科基地

     

    联系我们